严复的《天演论》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将达尔文的思想囊括成了现实的词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自然法则,是宏大的,是随机的,甚至可以说是互相的或者相互多元影响制约的,但是任何一种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都让人类觉得自己是最渺小的,不值得一体的。
如果说人类进化是大自然对于智慧生物物竞天择的结果,是文明发展的精选,为了保护甚至说是延续智慧,将文明推向高潮。然而从唯物主义来看,大自然没有自己的意志,没有决定谁该留下谁该被淘汰。大自然无爱无欲,不会去管理各种生物的行为,从而造就了自然界动物弱肉强食的本性。弱肉强食也是优胜劣汰的一部分。人类相比其他生物更强大、更聪明,而且人类具有同情心,更好的卫生条件、疫苗和药物能够让各种疾病患者和弱者存活下来,这让很多人认为自然选择的过程发生了改变,对人类已经不具备效力,然而这想法是错误的。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主要由地球自然与人类自然双重影响。要想活下去,必须要赢过地球自然的选择,赢过人类自然的选择,为此它们不断变异进化,这就验证了大自然的法则一致运行,人类也一直没有跳脱这个生态圈,甚至在很多自然灾害中,人类是主要影响着和被动接受者。
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同样适用,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收获、经历酸甜苦辣,但最终人们的结局之所以有天壤之别,关键在于谁在其中更能以积极进取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理想去适应社会,掌握生存的本领。新的世界格局和新时代的战略背景下,新青年具有良好生存环境,同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习惯沉溺于良好的生存环境,久而久之失去了生存的本领,最终难逃自然法则的惩罚。在新时代信息、数字和技术爆炸,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我们的意识、追求、精神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成为影响我们自身发展因素。信息化智能化为乌卡时代带来了更为捉摸不透的精神与三观的诱惑元素,只有新时代的青年,信仰唯一,三观敦实,才能突破桎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趋向于精神与意志,这是最高层次的时代考验。
因此,遇到困难、遇到“低谷”、遇到不顺心,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为个人的力量、个人的悲喜与转折、历练与陨灭,这些在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沧海一粟的个体优劣过程,与整个社会环境相比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与变化,不断的去适应,把生活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逃脱”自然法则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