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 > 常识 >

桃花的诗句古诗大全(《10首桃花诗词》和《10首荷花诗词》,首首经典)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3 10:19:55    

《10首桃花诗词》和《10首荷花诗词》,首首经典,值得一读


一、10首写桃花的千古经典诗词:每首都有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读过几首


桃花虽然不在“中国十大名花”之列,但它却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还被赋予了爱情的花语,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青睐的对象,早在《诗经》中就有以桃花喻女子美貌的先例,君不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可见,桃花在某种程度上,最起码已在两千多年前就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桃花的各种抒写:


君不见唐代王维有“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君不见韩愈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君不见李贺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君不见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君不见周朴有“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君不见宋代苏轼有“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君不见“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君不见曾巩有“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君不见李弥逊有“小桃花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都是写桃花的经典佳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46岁任江州司马时游大林寺写下的千古绝唱的诗篇,被称为“唐人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四月初夏,芳菲已尽的大林寺,却有一片桃花刚刚盛开,诗人看着盛开的桃花,既是惊讶,又是欣喜,“诗魔”不愧是写诗成“魔”,一个“长恨”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活灵活现,诗人的那种天真可爱的“童趣”与“魔性”表露无疑,是不是把“春”也写活了?更具有了“魔性”?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品赏析:如果人生没有遗憾,就没有了所谓的“物是人非”的遗憾之美,在崔护的世界里,正是这种有着“寻春遇艳”中产生的“人面桃花”之美与“重寻不遇”产生的“不知何处去”的遗憾之美,才交织成了一种无缘错过的美,正是这种遗憾成就了诗人千古流传的无限怅惘之情的遗憾之美。


《桃源行》(节选)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作品赏析:王维这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被誉为并世流传的经典佳作,被誉为咏桃源的“造极”力作。诗人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把桃源塑造成"灵境"、"仙源",如“渔舟逐水"、“两岸桃花”、"坐看红树"、"行尽青溪"等画面,把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不仅开拓了诗的意境,还在艺术上进行了再创造,全诗可谓是诗笔飘忽,意境迷茫,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品后更是耐人寻味。


《桃花》


【唐】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作品赏析:吴融的这首诗被誉为古代咏桃花诗中,最具三个“最”的力作,第一个“最”是“笔力之重”,诗人通过一个"灼"字与一个"融"字把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中占着特殊的地位抒写的无与伦比;第二个“最”是“设色最浓艳”,诗人通过“如娇”与"烂漫"等词把桃花的烂漫红艳、妩媚娇美描绘的自然动人、繁盛艳丽;第三个“最”是“立意最积极”,诗人不仅把桃花装点了春色,给人世界带来了无穷的赏乐之趣,就连结成的果实也供世人享食,还把诗人对桃花长生不死,世世代代开花结果,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望也表达最为积极。


全诗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诗人不仅从桃花的本身出发,总能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还从桃花之外立意,使桃花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作品赏析:这是杜甫在草堂期间写的一组诗,这一时期杜甫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而这首诗不仅把草堂的景色描写的很秀丽,而且把诗人饱尝乱离之苦后过上安定生活的家国忧愁之情表达了出来。


诗中本意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诗人的家国情怀,但因诗人对眼前的安定生活充满了不满之态,又因诗中有轻浮的"柳"与"桃花"之词运用,这首诗也被读出了别样的味道。


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后来就成了对作风轻佻,放荡不羁的女子的用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品赏析:张志和的这首词,历来被称为是词之正体。词中通过“山、水、鸟、花、鱼”勾勒出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强调一点,张志和本身不仅是一个诗人、词人,更是一位山水画家。他不仅将“苍岩、白鹭、桃林、流水、鳜鱼、斗笠、蓑衣”等元素完美地融入了垂钓的环境之中,更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渔夫的情态与大自然的生态勾勒的惟肖惟妙,活灵活现,可谓是巧夺天工。


词中尤其是“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却另含深意,全词可谓是将意境与山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勾勒出一幅境高韵远的图画来,是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


虽然桃花不是这首诗的主体,只是全词的一个景中之景,但桃花的美的元素,让这幅山水图画,更增添了一种清纯却不失艳丽,悠然却不失静美。


有桃花的点缀,让全诗凸显出了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淡泊、超逸”的襟怀,同时也把词人那种“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更好地衬托了出来。不愧是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


《泛舟观桃花》


【宋】陆游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作品赏析:意料之外,惊喜之中。诗人以为再也看不到桃花了,却没想到在自己的家乡之地这镜湖之中却看到了一个桃源。


看到如此的桃源,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桃花的美艳,而是通过一句“影落清波十里红”的湖中倒影,把桃花的无限芬芳抒发的淋漓尽致。


诗人又通过“烂醉”一句,不知是诗人自己喝醉了,还是让这桃花把人迷醉了?也许是这春风把人吹醉了?不得而知。总之,都是春天与桃花之美带给了诗人的无限美好,抒发的最是耐人寻味。


《桃花》


【宋】刘敞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作品赏析:这首诗立意很有特色,诗中“小桃”究竟何指?让人产生无限猜想,但不管如何,诗人从“几枝桃花”联想到“几棵桃树”的绽蕊吐艳,“东风恶”不仅把春光短写的更有境界,让人产生无限的惜春之情,而且还把桃花红英纷溅通过“乱红如雨”的“坠”写的堪为经典,把桃花“陨落”的“悲情”写的活灵活现,耐人寻味。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作品赏析:作为一个以忠义自许,性格豪爽、直言不讳的爱国诗人,一直备受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后因战争家破人亡,妻儿被俘,死里逃生的他隐居了起来,这首诗就是在他隐居期间所作。


诗人借典故,以春天盛开的桃花来衬托,并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沉重与叹惜,以及如今隐逸的生活难安逸,让其担惊受怕,故此向飞花提出警告,“桃红又是一年春”堪为经典名句。


《桃花庵歌》(节选)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作品赏析:历来桃花与隐者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通过“桃花坞”、“桃花庵”、“桃花仙”、“桃树”、“桃花”一系列与“桃”或说“逃”有关的意象手法,点出了诗人追求归隐的生活态度,刻画出了一个“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隐者,真所谓是淡泊了名利,脱离了世俗,洒脱了人生。


全诗虽然语言浅近却不失意蕴醇厚,字眼香艳却不失意象生动,画面艳丽却不失灵动清雅,风格幽默却不失秀逸清俊,是唐寅诗中之上乘者,也是桃花诗中的精品。


读了以上10首写桃花的经典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呢?


二、10首最美荷花诗词


要说夏天最美的那抹风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绝对当之无愧。


从古至今,我们对荷花的喜欢向来是有增无减。那一首一首闪耀在历史中的荷花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十里荷花碧水长天。究竟哪一首荷花诗才是你心中的第一呢?看完之后自见分晓。


【第十名】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荷叶密密地贴在水面,一朵朵荷花静静地开在水面,更显娇艳。


美人坐在画船上,向着荷花深处划去,那满池的荷花,渐渐地遮住了美人的细腰。


这首诗里,有风,有花,有美人,在这一幅绝美的风景里,竟然分不清是荷花美还是美人娇。


【第九名】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李白笔下的采莲女,像极了那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清香四溢,明媚照人。


荷叶田田,芙蓉朵朵。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但时光易逝,繁花易凋。诗人“踟蹰空断肠”,也终究无法挽回。所以,愿我们都能留住生命中所有看花赏景的时间,珍惜身边的美好风景。


【第八名】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清丽,美人娇羞。诗人想写那荷中的美人,却又别出心裁,将荷花比作美人。碧罗裙,芙蓉面,醉了整个夏天。


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慌忙躲入荷花丛中。这样生动活泼的画面,是否也在你的心头荡起了涟漪呢?


【第七名】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


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还有冰镇的瓜果可以清热解暑,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多么恣意逍遥啊!


其实我们一生所追求,又何尝不是“闲逸”二字呢?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中这样静好的日子,是不是像极了你如今的生活呢?


【第六名】


《江南》


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全诗没有一字说到采莲的愉悦,却让人读来愉悦不已。


没有一处说到花的娇美,只在赞叹荷叶的可爱。但荷叶尚且如此可爱,花的美好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这首诗生趣盎然,即使反复唱咏,仍觉得余味无穷。


【第五名】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之词,委婉而又深入人心。在他笔下的荷花,仅寥寥几句,就连绵十里,无尽风情。


在这样热闹的场景里,荷花虽为陪衬,但也勾起了我们无限的联想。这美了十里的荷花,企盼有一天能与君共享。


【第四名】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写出了四时的奇妙变幻。


而这些含苞待放的荷花,更是让人无限期待,想必他日盛开,一定是盛况空前。


其实生活之美,都在于热爱。我们常说:“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小到一支新荷,大到繁花似锦,只要你热爱,生活处处是惊喜。


【第三名】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的应该就是周邦彦笔下的荷花了。荷叶清圆,荷花亭亭静立,充满了生命力。缓缓读来清新自然、动静相宜。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其次,诗人巧妙地将思乡情绪融入其中,更是让人折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它是家,是归宿。愿我们走过半生,终不必背井离乡,能与妻女一块,共享天伦。


【第二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的荷花诗是一绝,他的这首诗更是千古传唱、家喻户晓。


以“毕竟”开篇,看似突兀,实则大气,让人瞬间领悟到了西湖之美。


后两句,层层叠叠的荷叶、明丽娇艳的荷花、晴空万里的蓝天,诗画结合,令人叫绝。


其实仔细想来,人生就像极了这荷花莲叶。绿叶是平淡的日子,荷花是不经意的美好,相互交替,谁又能说自己的生命不精彩呢?


【第一名】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甚爱 一作:盛爱)


荷花,是花中君子。喜爱荷花的人,自然也是人中君子。


周敦颐笔下的荷,既美而又空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让人暗自折服于这份气节。小编以为,《爱莲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即使四季繁花开遍,周敦颐还是独爱那一朵夏天的荷花。


那满池的荷花,不止开在了夏天,更开在了每一个文人的心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