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都不得不面临一个巨大的拦路虎——简历。简历怎么写?
怎样才能让自己心驰神往的职位成功地被自己的简历收入囊中?
今天小编就来教教大家写简历的绝招,江湖人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独门秘诀。
方法如下:
简历的撰写方式:论点+论据(具体的下面详细说明)。
简历的六大组成部分:求职意向,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实习实践经历,获奖情况,个人技能。
求职意向:这是你的论点,而且只能一个。敲黑板,只能拥有一个。不要太贪心,写了两三个,四五个,只会显示出你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不清晰。这个很重要,以下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开始展开的。
写作手法:有两大原则,它的位置是简历最显眼的地方,可以用其他的颜色表明,如此便能让HR一眼都看见你的求职意向,你要是明确地奔向某一所公司,大可直接写XX公司XX岗位。
写作内容:姓名、联系方式(手机、Email),这些不可或缺。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籍贯、微信号、照片等这些可有可无。身高、体重、三围等这些可以不写。写作原则:简洁、简单、简明、适度。
个人信息写作原则
教育背景:我们墨守成规的写法是写入学年份,确认人,大学,高中甚至小学,那这种传统的方式真的是最好的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确认必有信息:时间段、学校、学院或专业、学历等。
其次一般只写到你的最高学历,比如你是本科生,那你的最高学历就是大学,高中等一系列的学校都不写。
再者可选信息进行填写,比如研究方向、主修课程、辅修课程、研究项目、成绩排名、活动等。敲黑板,下面一句话是重点:如果是应聘专业对口的职位,那么专业一定要加粗强调。
实习实践经历:很多大学生的写法是如XX年XX月—XX年XX月,在XX公司担任XX职务,告诉你实话,这样一点作用都没有。
对实习经历我建议大家采用PAR原则。
“PAR”法则:问题描述“Problem +采取的行动Action+工作业绩Result”。即工作内容、扮演角色、工作业绩;工作业绩要用数字说话,尽量具体化;不要使用“许多”“大概”等看上去“含金量”不高的内容,尝试用相关的专业术语来包装,显得比较专业;用一些较强势的动词突出自己的成绩。
转化成白话文就是XX年XX月—XX年XX月,在XX公司担任XX职务,做了那些事情,学到了那些能力,而这些做的事情和学到的那些能力正好就是你需要求职的岗位所需要的。
个人获奖情况:有些人喜欢按照年级的时间顺序排列下来自己过去获得的奖项,但是这根本不算分类。
这里介绍三类写作方式,一种是按照级别、特殊性、含金量,最重要的放最前面,一种是按照小部分分类的方式,比如学术类(奖学金、挑战杯、学科竞赛等),社团类(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部长、社团干部等);文体类(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运动会等);第三种是你可以尝试“德智体美劳”围绕这五个字写下相关的奖状。
个人技能:三种类型,语言类(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普通话),专业类(EG: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计算机类(全国计算机一二三四级)等等。(更多证书可以关注文章“大学生要不要考证书”)
最后还有些人会写个人爱好,兴趣特长,自我评价啥的。对此,小编的建议是个人爱好可以放开了写,有时候恰恰是因为你的爱好让HR觉得把你留下来赚到了。比如他招聘一个数学老师,你不仅数学会,你篮球打得也很好,那你可以既当数学老师,又当篮球教练。自我评价呢,尽量分1,2,3...有条理地叙述,会显得更加的简洁明了。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