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 > 常识 >

忒修斯的儿子是谁(忒修斯传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6 08:34:26    

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忒修斯因其英勇而成为亮点人物。他有过许多英雄的壮举,但他最伟大的行动却是杀死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

米诺陶洛斯是帕西菲王后与一头公牛交配后产下的怪物。当时,强大的国王米诺斯在克里特统治着希腊,他和帕西菲结婚,但帕西菲却爱上了一头漂亮的公牛。帕西菲让发明家代达罗斯为她制作了一只木制的母牛,以便于她可以藏在里面与公牛交配。以后她生下了可怕的米诺陶洛斯——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

米诺斯便求助于代达罗斯,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来囚禁这头牛头人身的怪物。每隔9年,国王都要送14个雅典童男童女到迷宫喂这头牛头人身的怪物。这也是为死于雅典人之手的米诺斯之子安德罗奇斯报仇。在忒修斯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年轻人生还。忒修斯是雅典国王埃勾斯的儿子,他自愿前往。忒修斯承诺父亲他会回来,并且将升起白色的风帆来表明他的胜利。忒修斯杀死了牛头人身怪物,走出了迷宫。这样就结束了雅典年轻人被残害的无谓牺牲,克里特对雅典的统治也就结束了。

对于忒修斯的故事和克里特文明,后人曾做过深入研究。1900年,牛津阿尔莫宁博物馆的理事阿瑟·伊文斯来到了克里特。他的发现证明克里特不仅仅是伟大帝国的中心,而且有关忒修斯的故事远远不像曾经看起来的那般充满幻想。


19世纪20年代的艾伦·瓦斯和19世纪30年代的卡尔·布勒根,发现了与克里特文明同时存在的“迈锡尼”文明的证据,这种文明明显独立于克里特文明。他们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后某些时候,迈锡尼人征服了克里特人。至此,迈锡尼文明得以繁荣发展。这些材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忒修斯的传说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和迈锡尼人一样,雅典人是希腊人,所以忒修斯的胜利可能意味着在某次(或者连续几次)实际的战斗中迈锡尼希腊人击败了牛头人身的克里特人。是忒修斯(或是他作为希腊人的象征)杀死了牛头人身怪物(或者怪物是克里特人的象征)吗?由于年代久远,此外也没有众多的史料可考,也许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能为这个看似完全虚构的故事增加一点可信度,从而解开克里特文明之谜。

米诺斯文明的毁灭

4000多年前,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心,考古学家们现在已经证明克里特属于东方式的奴隶制国家。它拥有强大的王权,处于被奴役的无权地位的是大量的奴隶和农民。从它的艺术面貌可以看出,它同古埃及、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有诸多联系,但它并不是东方与西方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简单过渡,古代东方文明对其影响颇大,但是东方帝国的威严、沉重的气息在它身上是看不到的。克里特艺术生动明朗,优雅秀逸,它最突出也最令人着迷的品质是世俗性和享乐性。克里特文明与后来的希腊文明缺乏直接的承继关系。但它却是后者真正的先导,它在气质上无疑更接近古代希腊。

克里特文明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那时它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是爱琴海文明的发源地。我们追溯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在进入青铜时代这一阶段时,希腊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相比丝毫都不逊色。今天的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描绘出克里特文明的三个阶段,他们将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的克里特文明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部分,其中米诺斯王在位的时代是克里特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人们常常称克里特文明为“米诺斯文明”。

早期米诺斯文明(大约为公元前3000~前1900年),是青铜时代的早期。按考古学家伊文斯的说法,这种早期文明的辉煌发展,“决定因素……可以追溯到渡越利比亚海同尼罗河谷的公开交流”。这种文化交流,通过贸易,或是移民(他们是公元前3000年初埃及国王征服了整个埃及时被逐出的避难者)来进行。尼罗河三角洲的新技艺如宝石的雕琢和彩陶制造被移民们带到克里特,当地的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因而大大加速。

在这1000年之间,岛上人口增加速度很快。不仅南部麦沙拉平原拥有众多人口,东部地区也成了繁荣富裕的地区,一些重要的市镇和聚落也在沿海地区出现,如法莱卡斯折、普塞拉摩克洛斯、吉尔尼亚等。由于商品经济的促进,专业手工匠人阶层形成,烧制陶器、木器制作、房屋建筑、葡萄汁压榨等技艺都有所发展,贫富分化已相当明显,略显粗陋的只是金银饰品的制作。

中期米诺斯文明(约公元前1900~前1600年),是旧王宫和新王宫初期时期。这时期克里特岛奴隶制国家形成并开始强盛,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出现了王宫;第二,交通困难引起地方差异,文化开始统一。在克诺罗斯、费斯托斯、玛丽亚等地都修筑了规模宏大的王宫。这些王宫的形制布局大同小异,建筑风格和特征相同。

这段时期的陶器制作具有较高的水平,不仅有罐、钵、杯、碗、瓶诸多器型,而且彩陶也非常精美,盛行轮制陶术,生产的“蛋壳陶”非常薄。

王宫的壁画水平令人眩目,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其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有些壁画以花卉、叶草和海洋生物为主题,也有些壁画描绘宫廷宴乐、礼仪和竞技活动。

海上贸易在这段时期开始兴起和兴盛,因此米诺斯国逐渐富裕起来,它逐渐控制了爱琴海诸岛,以保护海上贸易、控制海上交通,并逐渐成为海上帝国。

晚期米诺斯文明(约公元前1600~前1100年),是“米诺斯霸国”。米诺斯文明在这段时期达到鼎盛。

在这段时期,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米诺斯完全有资格与埃及帝国、亚述帝国平起平坐。那些在埃及陵墓墙壁上留下了“岛民”形象的高傲大使们,不是作为臣服国进贡的使者,而是作为大国君王的送礼特使,昂首出入埃及、亚述帝国的宫廷。克里特国王就在豪华的克诺罗斯王宫里统治他的海外属地。

当时已出现具有较大规模的城市,据测算,首都克诺罗斯大概拥有8万人口,岛上有许多城镇。除此之外,米诺斯王朝版图已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大陆南部。

那时,米诺斯的海运非常发达,与埃及、叙利亚有较为频繁的往来,并在爱琴岛、希腊大陆南部伯罗奔尼撒沿海设立了商站。

米诺斯王朝在这段时期成为一方霸主。在当时的古代世界,其工农业、海运和商业都达到了顶峰水平。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次纵观克里特文明,它于公元前3000年萌芽,大约从公元前1900年开始进入繁荣期,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则达到全盛。然而,令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迷惑的是,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发展得蓬蓬勃勃的克里特文明竟在它的鼎盛时期突然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中缘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暂且看一看这样一种比较流行但并非共识的解释。

公元前15世纪中期,克里特岛饱受一系列地震及其余震的侵袭,这一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惊恐和沮丧使人们内部出现了纷争,克里特岛的祥和与安宁被打破了。战争终于在克诺罗斯王国和岛上其他统治者之间爆发了。虽然最后的胜利者是克诺罗斯王国,其他王宫都成了一片废墟,但克里特的实力却因为这场内部争斗而大为削弱。从此,它变得不堪一击。克里特的虚弱被希腊大陆上好战的迈锡尼人清楚地认识到了。

迈锡尼人最初从米诺斯人那里学会了航海技术,他们利用米诺斯人暂时的虚弱迅速出击,米诺斯人在许多岛屿上的殖民地很快就被他们占领了。他们一次次地试图攻占克里特岛,但都未能如愿。直到大约公元前1450年,另一种从天而降的自然灾难帮助进攻者终结了米诺斯文明。


在克里特岛以北约130千米,有一座桑托林火山岛,桑托林火山海拔仅566米,20世纪中的三次喷发规模不大,与维苏威火山相比其威力甚小,它的宁静使岛上居民祖祖辈辈感到很安全。然而,人类历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爆发正是在这里发生的。那大约是公元前145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喷出多达62.5平方千米的火山灰渣,几乎在瞬间,厚厚的火山灰便把岛上所有的城市都埋在了底下。火山灰直冲天际,弥漫在空中,地中海东部地区都为其所覆盖。

据记载,当时埃及的上空曾出现了三天漆黑一片的情景,巨大的海啸也因火山爆发而产生,海啸引起的浪头高达50米,这滔天的滚滚巨浪迅速南下,很快便来到克里特岛,岛上的城市、村庄和良田都被摧毁了,港口设施被冲毁,船只被狂涛击碎,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整座岛屿几乎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

火山内部极大的压力迫使火山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火山自行崩塌陷落,一个圆周足有60千米的火山口就此形成。炽热的岩浆喷薄而出,火山灰散落地点最远达70千米处。火山爆发给克里特岛带来了灭顶之灾,火山灰很快就掩埋了整座岛屿,克里特岛再次被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冲击,米诺斯的辉煌终于就这样毁于一旦。

真的是这样绝无仅有的一次火山大喷发,葬送掉了一个古老的文明社会的吗?克里特王国永远的消失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仅仅留下了神秘莫测的零星传说。

相关文章